《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头版头条推荐广西教育出版社图书《我在乌英苗寨这三年》
发布时间 2021-02-14

1月13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头版刊发报道《用跨省区故事致敬伟大时代》,向广大读者介绍了广西教育出版社图书《我在乌英苗寨这三年》背后故事。


报道全文

每年三分之二时间驻村、15万次按动快门,新华社记者黄孝邦记录脱贫攻坚故事融入《我在乌英苗寨这三年》——

 

用跨省区苗寨故事致敬伟大时代

 

乌英苗寨在哪?桂黔交界的大山深处,一个苗族群众聚居的小村寨。乌英,苗语意为“美丽的新娘”。

记者是谁?他叫黄孝邦,新华社广西分社摄影记者,广西教育出版社新书《我在乌英苗寨这三年》的作者。

3年时间,黄孝邦每年超过250天驻村,累计15万次按动快门,他用记者的镜头和思考记录了这个少数民族山区的变与不变,拍摄下苗寨脱贫奔小康的时代影像。

 

“种下一棵树”

他决定用影像志记录苗乡脱贫

 

2017年11月,黄孝邦初识乌英。

这里“一寨两省区、五姓为一家”。乌英苗寨的吴、梁、潘、卜、韦5个姓氏的143户居民中,102户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党鸠村,41户属于贵州省从江县翠里瑶族壮族乡南岑村。

黄孝邦并不是组织派去的驻村第一书记,他的驻村就是为了履行记者职责:深入群众生活、扎根基层调研、记录时代变化。

从南宁出发,驾车沿泉南高速向北奔驰4个小时,到达融水县城歇一晚;第二天,颠簸6个多小时,行使140公里,住在杆洞乡;第三天一早,从杆洞乡赶到乌英苗寨。这样的路程,黄孝邦整整跑了3年。

黄孝邦说,乌英留给他的第一印象,群山环抱、翠绿护卫,人们相处融洽,传统民族建筑保持完好。但由于交通制约,这里“比乡政府周边的几个村寨至少落后10年”,贫困发生率超过60%。

黄孝邦决定在乌英“解剖麻雀”,用镜头展现“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的脱贫过程。

“一项内容、一个选题就是一条枝干,一张照片、一段文字就是一片叶子,每一个喜怒哀乐的瞬间都是枝叶里的养分。”黄孝邦把这比喻成在苗乡种下一棵树——苗山脱贫影像志,这也成就了现在出版的《我在乌英苗寨这三年》。

 

 

“反复地记录”

他用3个月拍摄了100多双手

 

打开《我在乌英苗寨这三年》,一种深深的震撼感扑面而来。黄孝邦拍了很多大场面,而且很多都是无人机俯拍,梯田的美丽、收水稻的忙碌、盖房工地的协作、众人吹笙的美妙等;他也用了很多微镜头,读书学文化的村民、踩在泥水里的脚、特色亮布文化节、劳动的双手等。为了展示这些场景,书中用了很多跨页图。

在黄孝邦心中,他要拍摄乌英的“变”与“不变”,反映在照片中就是“新”与“旧”。

“他的照片是‘旧’的,因为这里的生产生活方式变化并不大;他的照片又是‘新’的,因为它们呈现了当地在脱贫攻坚过程中逐渐变化的生活,反映了村民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的过程和精神状态。”柳州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主任李斌评价说。

镜头背后,黄孝邦的文字是细腻平实的,他很注重时间、地点、人物的准确性,细节很多,也喜欢用数字讲故事。“他的文字很有画面感,和照片很搭。”《我在乌英苗寨这三年》责任编辑孙华明说。

《手的震撼》是震撼最大的一组照片。画面上的那些手几乎都布满老茧,有的握着木工刨刀,有的在搬运水泥,有的在栽种果苗……还有一张“四代女人的四双手”。

为什么要拍手的主题?黄孝邦在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我在大雨中拍摄,相机、衣服被水淋湿,寒风吹着双手。一位老人突然出现在我的身后,她用手轻拍我的肩膀,热情地招呼我到屋里烤火……我随老人进入木楼,一群老人正围坐在火塘边……一位老人突然抓住我的手,又是摸又是焐……在感受到老人突然伸过来的粗糙的大手时,我环顾火塘,在昏暗的木屋里,十几双饱经风霜的手在红色火光的映照下散发着“灵光”。

黄孝邦被感动了,心里顿时升腾起一个想法:“这些手不就是脱贫攻坚最关键的力量吗?”

黄孝邦决定把这些手放在产业脱贫的大背景下,通过手的特写展现苗族群众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在接下来的3个月里,他拍摄了100多双手。

据统计,黄孝邦在乌英拍摄的照片被《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采用600多次,有的被放在头版中心版位。

“他用的都是‘笨方法’——反复地记录。”黄孝邦的同事、新华社摄影部高级记者费茂华把他的拍摄秘诀总结为6个字:耐心、细心、恒心。

守候在新闻现场,守候在自己的采访对象身边。在以“快”见长的网络时代,黄孝邦的“笨方法”却有了好结果——在驻村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的不懈努力下,2020年,乌英92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小切口展现大时代

他们用一本书诠释出版使命

 

2020年春节期间,当得知黄孝邦驻村3年、践行“四力”的事迹后,广西教育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石立民和同事们深受感动。

石立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选题,不仅切合主题,而且易为大众接受,有图片,有故事。”

“疫情还没完全过去,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在3月份组织了第一次组稿会。在会上,我们决定把书名定为《我在乌英苗寨这三年》,要将本书打造成一个图、文、视频结合的立体出版物。”孙华明现在还沉浸在选题的兴奋中。在后来的写作过程中,孙华明和黄孝邦密切配合,提示他哪里还有故事,不断为他提供更丰满的故事素材。

2020年端午节,石立民、孙华明和数字部主任曾令宪、装帧设计部主任鲍翰去了乌英苗寨,一周时间里,4个人跟随黄孝邦深入每一户人家,倾听他们的故事。

“乌英苗寨的干净和交通不便,人们的纯朴和善良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石立民说,这3年,黄孝邦和驻村工作队员一起带领村民在寨子里种了5000棵树、办了100多期双语培训班、办起了亮布节、筹建了蜡染坊……作为出版人,有责任把新闻人记录的脱贫故事影像真实地呈现出来。

于是,历经书稿内容和设计上的打磨,呈现给读者的《我在乌英苗寨这三年》,以黄孝邦第一人称的视角叙述他在乌英的所见所感,叙述他拍下的每一张照片背后的感人故事。

黄孝邦还拍摄了一些小视频,生动还原了乌英的生活日常。这些视频也收录在书中,读者扫码就能观看。其中,最触动孙华明的是《课堂里的妈妈》。

“你看这对母女,原来没有读书的条件,现在她们相伴在课堂中,学习了普通话,还会背诗、唱歌,开朗、自信了许多。”孙华明说,“这就充分展现了扶贫不仅是改变基础设施、产业,更改变了人们的精神面貌。”

“小切口展现大时代”,在脱贫攻坚的一系列主题出版物中,这本书以震撼的图片、动人的故事、新颖的视角带给读者不一样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