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教育出版社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专题会议参会人员合影。
5月17日,广西教育出版社举办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专题会议。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主任张俊豪连线出席会议,对推进古籍出版工作提出指导意见。
会上,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利来友,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党委委员、总编辑张艺兵,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经理施伟文,广西教育出版社党总支书记、社长石立民共同为广西教育出版社古籍出版中心揭牌。
来自广西民族大学、广西民族语文研究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保护研究中心、南宁师范大学、广西外国语学院、广西出版传媒集团等多家单位的古籍专家现场座谈,为推进新时代广西古籍工作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会上,广西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吴春霞介绍了广西教育出版社古籍工作基本情况。广西教育出版社从2013年开始,培育并深耕古籍图书出版板块,逐渐形成目前包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经典文献系列”“广西地方特色文献系列”“广西古籍研究系列”“经典文献当代转化系列”等四大板块60多个项目储备的中长期出版规划,其中已有9个项目入选相关规划,6个项目获得相关资助,荣获5个国家级、自治区级奖项。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适应新时代古籍工作的需要,广西教育出版社在综合编辑部古籍团队的基础上成立古籍出版中心。
近年来,广西教育出版社古籍板块、东南亚辞书板块等陆续吸收了广西高校的众多学子开展实习,为广西人才培养作出了积极贡献。当前,广西教育出版社古籍出版中心与广西民族大学下设的广西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中心就多个项目的共同培育、共同打造达成合作意向。
活动现场,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陆晓芹代表学校向广西教育出版社授予“实践教育基地”牌,古籍出版工作“广西教育出版社+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保护研究中心+广西民族语文研究中心+高校”多方合力的合作模式日渐成型。
现场专家就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众多议题展开座谈,围绕挖掘抢救民间古籍资源、深化多方合作、构建古籍人才培养机制、做好对大众的古籍普及传播、古籍工作中的新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出版管理处副处长刘亚军、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出版管理部负责人唐勇、广西金海湾电子音像出版社社长韦志江、广西教育出版社总编辑陆思成等参加会议。中国民族语文翻译中心(局)纪委书记、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副会长李旭练,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院教授张铁山等通过远程连线方式参加会议。
【观点摘要】
张俊豪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主任
《意见》全面部署新时代古籍工作任务,提出明确要求,为做好新时代古籍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切实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中央关于古籍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实际行动扎实推动古籍工作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广西在古籍工作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创新,比如对古籍的抢救性、系统性整理研究,“三支队伍”(民间艺人队伍、市县民族文化工作者队伍、专家学者队伍)建设,以及“广西古籍文库”数据库建设等,取得了丰硕成果,形成古籍工作中的“广西经验”。希望广西的同志认真学习领会文件精神,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创新性地开展古籍工作,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故事,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形成良性的工作机制。
利来友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古籍工作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出版工作的重要内容,全区出版战线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出版工作的重要指示,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不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加快推进广西古籍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高质量发展,应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要加强学习研究,深刻领会出台《意见》的重大意义;二是要加强古籍项目规划,打造出版品牌;三是要坚持质量第一,推进基础古籍深度整理出版;四是要加快古籍转化研究,做好古籍普及传播;五是要以重点项目为抓手,推动广西古籍数字化工作;六是要加强交流与合作,不断汇聚古籍行业发展合力;七是要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一支胜任新时代古籍出版工作的专业队伍。
张艺兵 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党委委员、总编辑
广西教育出版社及时召开“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专题会议”,这是深刻领会中央精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具体体现。希望在这次会中及此后,专家学者们对出版单位如何贯彻落实《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提出切实可行的思路和措施,就广西教育出版社系列选题进行严格评审,从出精品、树品牌高度提出修改完善意见。同时,也期望广西教育出版社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领导下,在集团的指导下,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创新工作思路,推进新时代广西古籍工作高质量发展。
【专家建言】
李旭练 中国民族语文翻译中心(局)纪委书记、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副会长
如何做好新时代古籍整理出版工作,以助力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我建议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思考: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把广西古籍整理出版工作放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高度去谋划。二是凝聚人心,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共同推进新时代广西古籍整理出版工作。三是继续深挖各民族民间古籍文献、持续培育精品选题。四是加大信息技术应用力度,不断提升劳动生产力。
张铁山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院教授
关于做好新时代广西古籍整理出版工作,我提五点建议:一是突出自治区地方特色,二是充分调动队伍力量,三是突出时代性,四是走向大众,五是培养后备力量。
韦如柱 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保护研究中心主任
广西教育出版社在基础文献抢救、选题孵化、选题实施、编校、出版等流程上做到了全方位介入和全方位跟踪,这一工作模式十分符合广西古籍的突破需要,顺应了新时代古籍工作的发展方向。就未来古籍工作,我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古籍出版中心的人员配置建设,充实领导力量。二是各高校、科研机构、出版单位和有关部门能够相互支持、精诚合作,共同推进有关项目的研究出版。三是广西教育出版社进一步深入挖掘和整合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加强组织策划,形成持续稳定的选题储备。
黄如猛 广西民族语文研究中心主任
我高度认可古籍整理出版的多方合作模式,我们应不断探索和完善多方合作机制,汇聚古籍行业发展合力,共同推动民族古籍工作朝着“精选、精注、精译、精评”的方向发展。
陆晓芹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
我们希望推动广西民族大学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和广西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中心,与广西教育社在项目启动经费筹措、人才培养、项目储备等方面开展合作。
覃健 广西外国语学院文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广西教育出版社的古籍整理工作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这些工作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是功德无量的。我们希望跟广西教育出版社在古籍项目打造方面加强合作,通过具体项目强化学院学科建设,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蒙元耀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
古籍整理事业要发展,必须高度重视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目前,老一辈的专家学者逐步退休,而年轻一代还没有成长起来,古籍整理工作存在着人才断层现象,对古籍人才培养工作要高度重视。
蓝芝同 广西民族大学传媒学院教授、广西瑶学会常务理事
就推进瑶族古籍整理出版工作,我提三点建议:一是对已出版的成果进行数字化处理;二是进一步深入挖掘瑶族民间古籍;三是加大对广西河池都安、大化、巴马三个瑶族自治县的调研力度,深挖流传在民间的瑶族古歌等文献。
吴满香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讲师、博士、广西侗学研究会副秘书长
侗族琵琶歌、侗戏、侗族医药、侗族祖母神“萨”、侗族建筑口述文献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古籍,值得去深入挖掘和打造。
黄玲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
应加大对广西有地方特色、学术价值的边缘文献的关注力度,如左江流域文献、庙宇碑刻、族谱、书信等。
侯珏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南宁文学院副院长
经典民间古籍是文化富矿,是作家开展文学创作的重要养分。虽然解读起来存在一定困难,但我们有责任克服困难,传承和发展前人留下的艺术瑰宝,贯通古今讲好中国故事。许多脚踩富矿的作家,容易出现灯下黑的情况,今后一个时期,我将投入精力到民族古籍的当代文学转化工作中,探索创作一些符合当下大众读者需求的作品,使古籍里的内容“活起来”“动起来”,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孩子们的精神世界。
曹昆 南宁师范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民族古籍往往以说唱形式传承,“以歌代言”是极其普遍的现象。当前民族古籍整理往往重文本、弱声响(音乐),造成古籍文化研究中的唱词与音乐割裂,这是民族古籍整理的一大缺憾。我认为从民族古籍音乐的挖掘整理为切入口,探索古籍音乐的挖掘、保护与开发路径,是新时代古籍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符合当前推进民族文化发展以及乡村文化振兴的政策需要。
韦秀观 广西民族报社社长
和全国很多地方一样,少数民族地区的古籍研究和出版利用工作,以及如何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使之成为有影响力的古籍品牌,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比如在工作中强化差异性的多、突出共同性的少,覆盖面不够,产品供给不足等。为此我有几点建议:一是注意在增进共同性上下功夫,二是创新古籍出版产品,三是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
何丰伦 新华社广西分社总编助理、经济部主任
关于广西古籍品牌打造,建议围绕这三个方面努力:一是将古籍出版思维深度转型为现代化传播思维,加大民族古籍整理的精度、深度、广度、温度;二是将古籍整理思维深度融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大民族古籍整理的理论提升和实践总结;三是加大民族古籍整理文化产业链的深度打造,将民族古籍文献全面转变为展现中华民族“一带一路”文化影响力。
杨文莹 广西南宁炫扬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在参与多家文博单位的数字化采集工作中,我能够理解各单位对于数字化采集的要求,并提供了无损翻拍、高效保真、一次采集、多方应用的数字化采集方案。数字化采集的过程是比较枯燥且需要精神高度集中的,在一次次与文博单位老师们合作的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数字化采集工作的现实意义,即保护、记录、研究与转化。在今后工作中,我将以推动专业的数字化采集为己任,推动广西数字化采集工作向更多层面推进。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2022年5月26日 第4版)